(通讯员/李景菊,图/彭曾怡然)为进一步促进我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做好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工作,提高各班心理委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经过前期各方面充分准备,2024级学生“阳光种子”培育工程于2024年11月24日在学术报告厅正式拉开序幕,心理中心全体教师、2024级全体心理骨干共计200余人参与此次培训。

“阳光种子”培育工程分三步走,此次培训启动了第一步,目的是调动学生群体力量,发挥学生朋辈互助作用,明晰心理委员职责和工作思路,强化月报制度,培训学生心理骨干识别和应对心理危机事件意识和能力,做好自身保健,助人自助,为校园学子心理安全保驾护航。

本次培训以阳光心协手语舞表演开场,优美实用的手语舞展示了我校学生积极的精神面貌和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
蔡新华老师围绕“心理委员工作职责和角色转换” 的主题,将培训内容从心理委员角色定位到工作职责为参会学生进行细致讲解,为学生塑造了“他助”、“自助”、“互助”意识。

李景菊老师通过现场实操,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生动讲解了“心理月报表”的实际运用,使参会学生在练习中体会了心理委员的职责与担当。

徐瑛老师从“起因”、“识别”、“处置”三个层面,重点讲解了常见心理障碍及其处置方法,将复杂理论转为易于理解的案例,提升了参会学生的助人能力,帮助他们高质量胜任心理委员工作。

我校于2013年就组建形成了“工作领导小组→中心→二级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站→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五级心理健康工作网络,畅通渠道、各级联动、高效配合、反应快速、处置及时,形成了互通联动的心理健康工作系统。心理委员实行“1+N”、即1个心理骨干核心职责+N个心理骨干专业能力的学生心理骨干系统培训,搭建了朋辈支持关爱系统,延伸了工作触角、拓展了实践平台、增强了教育质效。本次培训,学生积极参与和践行,上报了数十名需要关注跟进的学生。本次培训的成功举办为接下来“阳光种子”培育工程三步走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